猴硐神社

2024-04-29

景點介紹

充滿悠久歷史的神社遺址,許多遊客上山到猴硐神社會由「猴硐一百階」上山,鳥居左右兩根直柱刻著「奉献」字樣,鳥居最上一條石橫樑分上下「笠木」及「島木」兩層,第二條石橫樑稱為「貫」,型式類似日本鳥居中的「明神鳥居」

石階前的說明牌僅簡單說明:「猴硐神社是日據時代晚期,為凝聚地方力量及皇民化運動而建立....」,並未說明其創建年代、創建者,以及當時祭拜的神祇。

原拜殿的位置已改建為涼亭,頂端即本殿的基座遺址,在此可眺望整個猴硐地區、大小粗坑和三貂嶺等景觀;本殿基座後方另有一新建的階梯步道蜿蜒向下,可通往猴硐路上的懷德亭,離猴硐火車站很近,可順遊「猴硐煤礦博物園區」的其他景點,如:瑞三礦業選煤廠(歷史建築)、運煤橋、三貂嶺瀑布和基隆河壺穴等等 

我們的心得

可能是我們對神社的印象停留在日本的那一種,雖然資料上已經有說神社改建為涼亭,在實際爬上來後還是有點小失望,但鳥居的部分保存的相當完善,上去的路線有兩條,一條是明顯的石階,但是長滿了青苔,若是在雨天過後去的遊客要注意自身腳步(我們都差點滑倒好幾次);另一條是木製的一百階樓梯,有著相對完善的路線和較安全的階梯,但是,事實上這裡還有第三條路,也是我們走的那條,若你是走一百階樓梯的遊客,在半途中你會看到兩條叉路,告示牌會告訴你左邊通往神社,然而,那條路難走到不行,幅度極大的石階,兩旁叢生的雜草,每每都在阻礙你的前進,同時還有泥巴和青苔讓你失去平衡,後來我們思考,這條有可能是最初的路線,但因為長年失修難以行走,才有了新的一百階樓梯,但它的告示牌沒有改這點屬實令我們有點生氣。
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AI資教組二年級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